方方通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深度解读当代制造业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什
TUhjnbcbe - 2021/4/11 16:41:00
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81174.html

物流管理方向

作为一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企业从业10多年的物流管理人员,由于个人的兴趣,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个人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了其本质,在实践工作中,才可以正确和有效率的管理。今天,我通过对过去理解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来阐述一下当代制造业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总的来说,我认为,物流管理的本质,可以用“一个核心,两个前提,三个目标,四个方面,五个方向”来概括。

一个核心

在现实运营过程中,不论你是丰田管理,还是手工作坊式作业,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物流管理,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还是手段,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只要能做到低成本,就赢得了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所以,低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最根本的核心。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我们的观点:

第一点,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管理过程,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增值的职能。既然是不增值的,那么,这样的过程要越少越好,投入的资源要越“便宜”越好。

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增值部分可以提升企业的销售额,对于不增值部分,就只能通过控制成本,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如何保持低成本的物流过程,就是物流管理的价值。

第二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分不同阶段的。比如在淡季/旺季,初创期/规模化时期,物流所面对的物流体量和资源投入量是不同的,如何保证在任何时期,持续的低成本的物流运作,才是物流管理的本质核心。

第三点,即使是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战略导向不同,企业投入的资源不同,物流管理的成本也就不同。所以,还要考虑到企业发展要求。

总结起来讲,物流管理的根本核心是,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持续的,低成本的管理。

两个前提

不过,过分追求低成本会付出代价的,因为有效物流管理是有前提条件的。物流管理过程中有两个前提,生产和交付,也就是满足企业生产和交付的需要。

生产,是满足企业内部客户生产制造的需要;交付,是满足外部客户的交付需求。这两个前提是物流有效运行的评价标准,有任何影响这两个前提的行为,企业都会为此付出代价。

有这种观点的同仁,也不无道理,大家都是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但是,一个企业运营过程是复杂的,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问题解决之前,只有一定量的库存,保证了生产和交付,才能满足客户当前的要求。俗套一点讲,“如果今天都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了,客户还会给你明天的订单吗?如果客户不再给我们明天的订单,我们的企业如何能够存活?”

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一个企业的库存水平,反映了当前的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只有满足当前生产和交付要求的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物流过程和管理。

以上,综合一个核心和两个前提的表述,我们将制造业物流管理的本质定义为,满足企业生产和交付为前提的持续低成本的物流管理过程,是有效物流管理的总目标,也就是物流管理的本质目的。

以上关于一个核心和两个前提的观点,是对物流管理本质的最理念性的阐述。只有明白了这两个层级的本质,对于接下来理解物流管理本质的具体方面,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四个方面

根据物流管理的总目标,结合具体的物流管理过程,我们展开聊一聊物流管理专属的具体目标和管理对象。

按照顺序,本应该先来谈谈三个目标的,但因为只有明白了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正确理解物流管理本质的具体目标。所以,我们先来聊一聊管理对象,也就是四个方面,再谈三个目标。

物流管理的专属对象,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包装、运输、仓储和库存。

首先,包装的本质是产品防护和物流效率。

产品防护不必多说,就是保护产品或物料,不影响其性能和品质。

物流效率是指,在运输、仓储等环节,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装卸、搬运和存储等;在拣选、生产配送和交付客户等环节,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拆拼包装和拿取等等。

这两个方面就是包装管理的最本质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的一切包装管理过程,都是为了这两个本质努力的。

其次,运输的本质是位移,而且是追求单件物料的低成本的位置移动。

从供应商到制造基地的供应,从原材料仓库到生产线边的配送,从外仓库和内仓库的短驳,从生产地到集散中心的调拨,从集散中心到销售市场的交付等等,目的都是通过对产品或物料的位置移动,以满足生产和交付的需要。而保证每一件产品或物料的运输成本最优,就是关于运输管理的本质目标。

第三,仓储的本质是物流节奏调节器。

物料通过仓储的停留,可以将相同用途或相似目的的物料,调整到相同或相似的节奏上来。

例如,原材料仓储的作用:生产用原材料有长短采购周期的不同类型,经过仓储管理,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关系(比如BOM),以相同的节奏进入到生产环节,保证配套供给生产。这样,就将采购节奏调整到生产供给的节奏上来。

再比如,成品仓库和集散中心的仓储作用:产成品进入市场前,按照最新的市场预测,生产和调拨到成品仓库或集散中心,销售部门按照实际的市场状况,分拨产品到销售市场,这样既不会因为销售市场库存不足影响销售,也不会因为销售市场的高库存而需要分摊高仓储费用的成本,这就是集散中心的作用,用来调整生产节奏和销售节奏的平衡。

因此,仓储管理的作用,是物流节奏的调节器,是将不同类型的物流节奏调整到目标节奏上来。

第四,库存的本质是衡量和评价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当前运营管理能力的度量衡。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作坊,库存水平越高,说明其运营管理能力越差;库存水平越低,其运营管理能力越强。

库存高,是因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库存来掩盖或稀释,保证正常的生产和交付客户,以保证内外部运营和管理的平衡。

库存低,就会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是生产、工艺、人员、质量,还是计划、运输、销售、财务等各方面的问题,即使暴露了这么多的问题,企业依然按时按质按量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说明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很强。

有人要问了,库存要怎么管理呢?

库存反映的是当前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反映的是一个结果,所以不需要管理。需要管理的是造成这样结果的过程和因素,比如计划波动、各种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等等。如果强加管理库存的话,就会造成本末倒置的逻辑问题,后果会很严重。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涵盖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主要范畴,而且“一个核心和两个前提”的实现,也是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物流成本落地的。

另外,有人可能会讲,是不是遗漏了计划这个关键过程,因为计划是大部分企业的物流部的重要职责。

我的理解是,计划管理的是一个企业运转的信息流,如同人体的血液一样,存在于企业运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以,不应该将计划过程和计划管理,定义为物流的一个方面。而应该将物流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过程。

一个企业,从企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中长期周计划、日计划,到客户订单、生产工单、物料采购订单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计划管理体系,满足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动态地信息传递和资源调配机制。这样,才能让企业以均衡各种配套资源,满足其运营过程的需要。因此,计划管理不是物流管理的一个方面,而物流管理应该是计划管理的一部分。

对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产品开发计划、项目计划、设备投入规划、场地资源、人力资源、检验资源、资金规划等等,也都是计划管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解读当代制造业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