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指示精神,8月21日下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南京主持召开长三角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听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交通运输部门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关于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国际物流供应链及交通企业纾困解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上海海事大学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原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有方教授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围绕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进行发言。
李小鹏表示,要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在支撑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当好先行官。一要强基础,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扩大循环总量。二要畅流通,打造高效优质的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提高循环效率。三要促创新,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增强循环动能。四要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五要守底线,保障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保障重要物资运输安全。
会后,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有方教授,他表示,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交通运输业是新格局的重要保障,物流供应链能力和体系建设应该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之一;要尽快补齐我国国际物流能力、结构和网络的短板;高度重视新基建和新科技,推动交通运输和国际物流供应链建设;结合自由贸易区功能建设,建设以港口群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要发挥长三角港口组合效应,进一步扩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
事实上,物流作为链接供应链各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降本增效不断升级的目标之下,各行业对供应链整体优化的重视程度已逐渐超过以往对单一物流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