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邦编辑部(ID:deppon-bianjibu)
年3月10日,总裁崔维星在上海B区报告厅召开了全国经理级以上人员电话会议。以下是会议主要话题及讲话实录:
1.竭尽全力完善淘汰制
年,国家经济发展稍微变慢了一点,我们在15年也顺势做出了一些改变,推出了新的人员激励*策,也实行了末位淘汰制。
总的来讲,淘汰制的落地效果还是不错的。到目前为止,无论级别高的还是级别低的,我还没有听到太多被淘汰人员离职的事。这反映了我们各级人员之间的沟通都比较到位,被淘汰干部的心态也很不错。很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其实,人生总是有起有落,既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是,处于低谷的时候,应该要思考怎样实现低谷反弹,只有重新起来,那才是真正的牛人。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中国革命刚开始的时候,红*也老是打败仗,革命一度处于低迷状态,后来经过了遵义会议,革命形势不就又逐渐好转起来了吗?我们公司的很多高管也都是在起起落落中走过来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困难总是能够克服的。
当然这里也不得不说淘汰是否公平的问题。其实这个也很难说,因为世上百分之百的公平,本身也没有。我们希望被淘汰的同事们能够正确看待,平静接受,自己的事情不要提太多了,可以对评价方案的改进多提意见,然后我们一起不断地完善这个方案,争取明年比今年再上一两个台阶,不再发生不太公平的事。
淘汰制度,是德邦物流的命根子,执行得好,也会是德邦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要竭尽全力持续完善这项制度。
2.为年奖金翻倍而努力
去年年底,在公司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奖金还有所增加,一共给大家发了1.03亿的奖金。总的来讲,大家还算是有点惊喜,大多数人应该都还是很满意的,现在积极性也很高。
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从这两个月的情况看,我们的完成比预算要好。这个数据还是不错的。如果按这种势头下去,我觉得年的奖金在15年的基础上翻倍,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未来,我们的激励*策还基本沿用去年,把净资产收益超额部分的80%拿出来作为干部激励,20%作为长期激励,60%作为B6以上人员的超额利润分享。分配方面,首先与公司业绩挂钩,其次与个人业绩挂钩,并进一步拉大绩优人员与绩差人员的分享比例。希望大家都能管好自己的部门,努力完成业绩,有勇气争先。当前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我相信离我跟大家承诺的“让大家的待遇赶上华为”这个目标也就不远了。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奖金的诱惑那么大,大家肯定都想业绩更好。我看到一线现在搞了很多挑战日、冲刺日等活动,追求本周要怎样,追求今天晚上十二点前要怎样。这些短期的要不要看呢?可能也需要看。但是这种想马上就见效、明天就见效的事,成效来得快,去得可能也很快。
我认为大家的精力还是要放长远。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只有近虑,那么你肯定不止有近忧,还会有远忧。短期的冲刺没达到目标,就立马拼命,24小时不睡觉,第一你不是铁人,第二这也不是聪明人的干法。应该是承认事实,不要急躁,着手于人才的布局,例如怎样去帮扶、怎样去提高积极性等等。而这些都不是一两天就能干成的,能争取三个月见到成效就已经很不错了。
货量的提高、业绩的提高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日常要多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好的客户体验,同时多跟客户沟通,注重跟客户联系感情。平时不去铺垫,关键时刻就知道找人家要货,能要得来货吗?于是很多人要不来货的时候就开始弄虚作假、或者把货挪来挪去,瞎折腾。这种人在德邦能有前途吗?经过你一番折腾,最终你终于三年没晋升,最终你得到的一定会比那些不折腾的人得到的少得多。人家那些不折腾的人,长期脚踏实地地干,最后得到的肯定比你多得多。
4.要管理好工作压力
既然我们竞争这么激烈,对业绩的要求也那么高,那么我们就要管理好压力。奖金发的时候,可能睡觉都能笑醒;但是奖金挣的时候,压力肯定也是极大的。会不会晚上睡不着觉、会不会梦中惊醒、会不会抑郁?这些都是可能的,因为压力太大。但是我觉得,如何应对压力,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假如面对压力,你心情不好、抑郁、吃不进、睡不着,那业绩岂不是更不好了?我认为在压力面前,应该是想办法,找措施,多吃、多锻炼、睡得更香,这样你才有战斗力,业绩才能节节攀升。
我们大家都上过考场,那我也举一个我以前上高考考场的例子。考试之前,我总结了一下我以前考不好的心得,第一是有一部分题目因为粗心而做错了,第二是平时已经努力了,紧张也没用,上考场一定要轻松自如,自己尽力而为就好了。所以考试的时候,我做题非常慢,每做完一题就检查一遍,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我用了2小时25分钟才做完,估计是最后一个做完的了,但是我不用再检查了,可以确保正确率。另外,我一点也没有紧张,全程都很轻松。记得有个女同学上考场前说“我一定要考多好,考多好”,结果在考场上睡着了,估计是之前太紧张没有睡好的缘故吧,但是这样的话,成绩肯定就会差一些。
所以我们大家在压力面前,一定要学会管理好压力,轻松应对,这才是真本事。我现在讲这些,大家可能觉得好笑。但是未来确实可能会发生,因为富士康发生了,华为也发生了。德邦物流要牛,这是要付出的代价。当然,我们也可能会请些心理咨询公司,来帮助大家管理好压力。
5.考核评价要越来越客观
德邦要取得好的业绩,流程和管理还需要不断地优化。我认为领导对下级的评价应该减弱,数据的作用应该加强。希望考核越来越客观,希望大家的命运是掌握在客户的手里、自己的手里,而不是领导的手里。这样,德邦物流才会有机会。
6.储备干部培训通过人员,要持续跟踪培养
储备干部培训通过的人,都是德邦物流的珍珠。对于那些通过了储备干部培训但暂时还没有任命的同事,要给他们个说法,不断跟踪他们的情况,保持沟通,持续培养,尽量找到合适的岗位,合适的机会,给予任命。不能培训通过之后,很久不任命,好像把人家忘记了一样。这种事情过去可能有,未来一定要大大减少。
7.各部门要配合呼叫中心的工作
呼叫中心,是客户跟我们沟通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各级人员都要重视,要不惜一切代价给予配合。现在能有机会跟客户沟通很不容易,上门拜访客户不搭理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客户能主动打电话过来,无论是要发货、咨询还是投诉,都是给我们送钱来的,都是我们跟客户很好的沟通机会。他要是发货的话,那是直接送钱;他要是咨询的话,稍后也是送钱;就算是投诉,我们也不要害怕。因为投诉是德邦的财富。客户投诉了,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改善了,我们不就进步了嘛。客户有问题还不投诉,要么直接流失了,要么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做得有多差,还谈何改进。因此,呼叫中心是我们增加客户体验,改进客户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节点、重要的途径。
呼叫中心跟基层工作联系比较紧密,一线同事要给予他们积极的配合。现在总有些人在什么划责问题、投诉成立问题上很有意见。我认为这种事情,第一,要平静接受;第二,大家一起想办法,不断优化。任何一样东西,总的来讲,都没有完美的。我们呼叫中心已经改进了差不多十年了,当然我承认他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总体而言还算是初有成效的。他们的工作很忙,工作量很大,强度也很大,效率也算很高。希望大家尊重呼叫中心,在他们跟我们基层人员联系的时候,主动配合、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把我们德邦物流做得更好。
8.小货都是机会,重视每一位客户
我们一线经常有这种情况,就是客户打电话来发货,我们的营业员就说:“你的货太少了,我们现在没车啊,距离太远了,你送上来吧,我们不上门接货啊,不好意思啊……”类似的话。错!这是德邦物流十年前的做法。现在,只要客户打电话来了,在公司规定的情况下,该收接货费的就收,不该收的就去接,亏本还是赚钱不要计较。车队该派车的赶快派车,如果遇到偶尔没车的情况,马上找外租车,不过最好是要有车。总之,营业部也好,车队也好,一定要快速反应。不管货物大小,不管多少,赶快去接,不管亏赚。
客户不上门的时候,我们花大力气去谈客户,你一天能谈成吗?三个月都不一定能成。现在有客户上门了,那就是天大的好事。虽然他只有10公斤的货,但是有可能下个月就是公斤、公斤。因为人家总要试探你的服务能力吧,不可能一下子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你来发吧。但是给你5公斤、10公斤,你不去收,人家后面的公斤、公斤、1万公斤又怎么会托付给你呢?
我96年刚创业的时候,最开始做的是毛衣空运。7月份的时候,夏天为什么发毛衣啊?因为发的是毛衣样板。哪怕只有3公斤、5公斤,我都会把它从中山拉到广州,从广州给他发掉,快亏死了。8月份,客户发货就多了一点,还是样板,大概一两包,我还是给他拉到广州,还是亏死了。等到了9月份的时候,货物立马就铺天盖地的来了,我忙得命都快没了。因为走货渠道有限,货多到我急得哭。当年创业,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嘛。从三五公斤,到一两包,再到铺天盖地,人家对你信任了,货不就越来越多了嘛。样板,你不给人家发,人家凭什么把后面的大货都给你发?有小货,才有机会。马上就能有大货,那是做梦。还是那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能把三五公斤的货搞好了,那就叫远虑。客户一般都是先把小货给你发,逐渐试验你,你都搞定了,最后人家才会给你大货,这才是正常流程。(小编提示:推荐一个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