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坐标纵线
本文授权转载自:蒋校长(ID:jiangxiaozhang)
近年来,高校“恨国*”事件频频出现在网络上。
先有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再有海南大学“港独”教授王小妮,频频发出崇美、媚日、恨国等言论,就连一些高校学生都深受影响,冒出了季子越等“恨国*”。
对此,不久前校长还专门推送了文章《被开除学籍还这么嚣张?季子越,你不配为人!》的文章进行批驳。
不过,这些恨国*好像前赴后继一样,这几天,又一个高校“恨国*”冲上了热搜,某高校物理学院副教授在微博上发布大量歪曲历史言论,被网友深度扒皮。
▲在中美全面对抗的大形势下,说这话?
校长就纳闷了,为什么本应该是教书育人的高校里,总是出现逢中必反、逢美必舔的恨国*?为什么以前隐藏很好,现在反而频频被揭露?
01
要说在中国高校里,历来是思维最前沿、思想最自由的地方,不过也总有一些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散布逢中必反、逢美必舔的言论。
放在以前,它们的发言多半会淹没在微博的内容大海里,除了找到几个臭气相投的人互相点赞转发报团取暖外,似乎也没掀起什么风浪。
不过,到了年,时代变了!
拜中国非著名女作家所赐,网友在深扒其言论的同时,惊讶地发现,她微博的好友列表,竟然是一份“恨国*”的“机密”名单!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利用“蛆块链”快速找到恨国*?
简单,顺藤摸瓜一个一个扒就行了。
首先被扒出来的是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
说起梁艳萍,可谓是个老精日了。先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然后为八国联*侵略中国叫好,也因此激起了网友的怒火。
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梁艳萍被开除*籍,行*记过,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
堪称求锤得锤。
梁艳萍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又一个教授急不可耐地跳出来了: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王小妮。
王小妮的言论比梁艳萍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指责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发言是“WG言论”,如将学习雷锋的活动表述为“荒诞的喜剧素材”,甚至声援乱港分子的占中活动。
结果自然是nozuonodi,就在湖北大学宣布调查梁艳萍四天后,海南大学4月30日发布声明,宣布成立调查组,对发布不当言论的该校退休教授王小妮进行核查。
海南大学院长刘复生更是表示:其人已退休,各人对自己言行负责,锅,学院背不起,奖杯,更不屑接。
海南大学院长有一句话说对了,王小妮已经是一个“中古时代的人物了”。那个任由她们纵横捭阖的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这些“中古时代的人物”恐惧于时代发展,选择在微博上抱团取暖方能获得一丝精神的安慰。
然后,就被中国新一代网友顺藤摸瓜地扒皮了......
02
那么,为什么本应该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偏偏频频冒出恨国*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恨国*”是时代的余烬。
这一代“恨国*”教授大多出生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们经历了中国一穷二白的时代,然后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恢复高考,成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大学生。
▲年恢复高考
毕业后差不多就是八十年代,他们很多人选择留校任教,过上拿编制、铁饭碗、有假期、有补助的体面生活。
另外,他们还有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的机会:出国深造。
▲当时的知识分子为了出国,毫无体面可言
人民大学网红研究员宁南山曾经说过一个有趣的案例:
80年代中国大陆的人出国,按照台湾同胞的话说,都会受到震撼教育,被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震撼,我记得八十年代的杂志,国内一个教授出了国到瑞典,就感到非常震撼,他在给杂志投稿时写道,在瑞典住的这个小宾馆有24小时热水,拿起床头的电话可以打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被物质文明的富足震撼了。
而今天中国人出国旅游到任何地方,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是很难在基础设施上得到什么“震撼教育”的,倒是中国本土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网、24小时可达的物流速度、干净整洁治安良好的地铁、设施现代化且规模巨大的机场、覆盖国土全境的4G通信网络,这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未必会有。别的不锁,就说我们每天都要坐的地铁,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首都的地铁,其干净程度、现代化程度都无法和中国相比,更让中国人无法忍受的,是很多地铁里面居然没有手机信号......
但这在8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别说宾馆的热水器,很多中国人可能还要从井里打水。
▲金星大方讲出当时中国人的心理:可乐瓶子喝完还要摆起来给人看
别说宾馆里能拨通国际线路的电话,就算在中国城市里,有时候一栋居民楼有一台电话就不得了了,接个电话还要让管电话的张大妈叫一声......
可想而知,这些中国的“天之骄子”,出了国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土包子”,他们的三观会遭遇何种冲击。
这种超越中国几十年的发达程度,是很容易刺激到一个人的。也很容易产生一种无法追赶的无力感,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跪了跪了。
青少年的生活困苦、西方国家的经济繁荣,再加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溃败......时代的发展路径,让他们滋生了恨国心理。
能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只有大洋彼岸的灯塔美国和西方世界。
因此一旦遇到中国和外国的冲突,他们就会秒变西方的“私生饭”,努力吹嘘西方的强大,指责中国为什么不跪下来。
就算西方干了什么事,他们也要想办法为西方辩解,否则自己的人生就被否定了。
这种跪着看世界的思维一旦形成,大概率就会伴随着他们一生,直到今天也难以改变。
不过这一跪,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一个“恨国*”,就此练成。
03
“恨国*”们,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在八十年代,那个殇值满格的时代形成的精神世界里。
“恨国*”们的思想,也基本上都是以那个时代的精神烙印为基础,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根本不愿去观察中国40年来的进步和变化。
慢慢地,这些“恨国*”成长为了高校教授、知名学者,获得了话语权,便开始秀优越感,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中外的信息差,又垄断了欧洲和美国的信息,并向学生灌输其恨国思想。
于是,什么德国油纸包、日本夏令营、俄罗斯福利高、美国*府爱人民的谣言满天飞,反正出国的人只有极少数,不管说什么别人都无法反驳。
你要是稍微提出质疑,他们就劈头盖脸的反问:“泥腿子出过国么?”
你没出过国,又怎么和他争辩?
这一套在年前,一度非常好使。
不过进入新世纪,“恨国*”们突然惊恐地发现:年轻人不好忽悠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质和文化层面上呈现逐步繁荣的景象,由于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富足,国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逐步加强。
而最近20年的互联网崛起,更是打通全世界的联络壁垒。每个人都能在网上学习各种知识,不用再和过去一样,受制于技术和地域,与见识擦肩而过。
中国新生代出国也不再是难事,但跑到美国旅游,发现美国基础设施破破烂烂,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没有移动支付,晚上还不能出去逛街,出去一不留神就给枪崩了......
再回头看看国内,是个正常人,自然会对美国有客观的判断。
特别是年代后,中国*治、经济、*事各方面实力无可置疑地进入top2,年轻人享受了国家发展的红利,使他们更加自信,对本土文化也具有更强烈的认同。
更加自信的同时,年轻一代人也从南海撞机、大使馆被炸、奥运火炬之辱直到美国贸易战,一边体会着实实在在的大国崛起,一边在中西冲突中看清了丛林世界的真相。
▲一个小姑娘正在中国被炸大使馆门口拉小提琴
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就这样被新时代的中国崛起红利,和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产生的逆反心理,所重新塑造了。
他们认识到,主导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中西国际秩序之争,是命运共同体与霸权等级格局的竞争,这是一场国运之战,没有退路,也不能跪下。
跪下了,自己就没有未来,国家就没有未来,民族就没有未来。
▲中国学生自发组织保卫奥运圣火
在这种信念的趋势下,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有着以往所没有的斗争精神和战斗力。
你骂我,可以,谁让你是老师呢?可是你骂我的祖国,就是不行!
分分钟微博挂你!
就算你只是阴阳怪气不碰红线不玩火,我挂不掉你,那我也要天天来嘲讽你,用表情包来战斗,让你“看不惯我,又不得不和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
年轻人不但敢说,还敢做。
以就业为例,二十几年前,中国年轻人首选的就业方向,就是外企。最优秀的人应该去外企,最优秀的人大多在外企没在外企工作的人也想跳槽去外企。
“我在外企工作”,这句话说出来,不但心中“暗爽”,而且是要被人高看一头的。
曾在外企工作过的一位微博网友略为夸张地说道:
“20年前,你胸前挂一个IBM的门牌午饭时间出来转悠,是会有美女跟你搭讪的”。
但那个可以将“世界强”等同于“外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根据“应届大学生择业倾向”分析报告显示,且外企在中国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中,落到了最后一名!
大家的选择,首先是国企/央企,不但稳定,收入也比公务员要高一些。
其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一方面是出于稳定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代表对国家体制和发展前景的认同。
然后是互联网企业/创业公司,自然是看中了“发展空间大”、“成功机会多”,至今互联网圈子里,还流传着“小米一上市,马上制造了多个千万富翁”。
最后才是外企,进外企不但能力提高不多,而且往往具有暗藏的鄙视链:顶端是本国人,下一层是其他国家外国人,然后是东南亚华人,倒数第二层是海归,而末端则是一般中国本地雇员。
也就是说,你的职场天花板可能不是能力,而是国籍。
那还了得?爷不伺候了!
此外,新一代年轻人,摒弃了“恨国*”们推崇的西方文化,反而非常认同中国文化。
他们热爱爱国主义大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巨大成功,就是年青一代回归本土文化这股能量的一个侧影。
他们喜欢《三体》,前方是强敌压境的危机,是选择躺下岁月静好,还是“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他们喜欢二次元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热播意味着,我即使再温柔和平,也不会忘了斗志。“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成了时下许多青少年表达爱国情结的口号。
就算《临高启明》文笔稍差,他们也仍然喜欢,因为从中可以知道如何从头开始修路、建厂、造船……一点一点从甲申浩劫中挽救华夏文明。
他们喜欢B站的春晚,国风、电竞、爱国、二次元、民乐、交响、摇滚全齐了,完全展现了现代中国年轻人的磅礴朝气。
看到里面那些穿着精美汉服浩浩汤汤展示中华传统服饰之美时,无数人理解了华夏“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含义。
看到里面张光北高燃合唱《中国**》时,无数人如遇故友般纷纷刷起“全体起立,欢迎云飞兄回家”。
看到里面弹着民乐的up主,并和现代乐器完美融合时,无数人明白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看到里面燃爆全场的《钢铁洪流进行曲》,无数人高呼“这才是中国人自己的*乐!”
看到里面南征北战唱起《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主题曲的时候,弹幕已经刷的飞起“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开在我的胸膛上”“阿中哥哥我永远爱你”,无数人热泪盈眶。
所以,校长真心觉得我们对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华文化面临断绝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中国这个词,以及背后的那一整套文化符号,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原生的,是天然的。
这场晚会已经告诉你:年轻人这样爱国才带感!
04
从中老年的恨国*,再到年青一代的挺身而出,几代人价值观的变化,其实就是这些年中国从虚心学习,到平分秋色,到自主创新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的一个侧影。
从本质上来说,这场对“恨国*”的战争,就是不甘落幕的中古时代的老年油腻群体,与一个新时代生动、张扬、嫉恶如仇的中国年轻群体的一场关于社会话语权的碰撞。
而恨国*就像*昏夕阳,想努力发出耀眼的光,却总有一种无力感。
而下一刻,夕阳就要落山了。
虽然他们很不甘心,但却在无可挽回地不断老去,而且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未来的历史舞台,我们中国的“后浪”说了算!
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路,注定在我们这一代爆发,也注定由我们来见证!
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不怕一切阻力。
前面是山,我们就翻山!
前面是海,我们就渡海!
前面是敌人,我们就开炮!
到那个时候,“恨国*”们想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溢美的文字,那也要问问我们答不答应!
“恨国*”们的历史评价,注定由我们来书写!
“恨国*”们折腾一辈子,想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但将来又有谁会想起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参考资料:[1]恨国*是怎么炼成的[2]海南大学“港独”教授王小妮被查!教师队伍还有多少“恨国*”?[3]方方令多名“恨国教授”暴露,锄奸战争打响![4]为何不少大学老师会成为恨国*?害怕被时代抛弃,是他们疯狂抱团的主因[5]从梁艳萍到季子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恨国”言论出自高校?[6]恨国*频出背后——大学思*教育真的该革新了![7]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更加爱国了?[8]解密恨国*的前世今生:这些人没救了,消灭就好[9]一边享受国家红利,一边又砸着饭碗,高校为何频出“恨国*”?[10]高校再现“恨国*”,是辱国成本太低了吗?[11]余亮:把方方日记埋在春天里——谈当代中国“良心”戏
致无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点赞是态度分享是美德
点亮星标不走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你的星火君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