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7岁男子身体像两岁孩童 心智只有14岁(图)
昨日,在广州白云山医院的病房内,接受腰椎治疗的父亲摸着儿子吴康的头,说以后要带吴康出去逛逛。 南都 黎湛均 摄 原标题:湖北27岁男人 困 在两岁孩童的身体里 心智只有14岁 27岁的吴康只有14岁孩子的心智,灵*被困在两岁孩子的身体里。 他自出生之后就体弱多病,长到7 2厘米就不再长高了,医生诊断其为侏儒症。 他有一双孩童般清澈无辜的眼睛。他会仰望着你说: 我希望能在广州长高,在这里找一份工作,帮助逐渐年迈的父母。
尽管他看上去像两岁孩童,但他喜欢别人叫他 康哥 。 9月2 5日,吴康和父母一起来到广州,接受治疗。 希望能在广州 长高
长大成人,出去做事,是每个普通的男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但这对于27岁的湖北男子吴康来说,是一个美梦。 昨日上午,广州白云山医院,看到前来,躺在床上的吴康突然挺直身板坐起来,移动到床边。 因为他双脚够不着地,母亲帮他穿上鞋。 父母忙着招呼客人,吴康显得有些胆怯,只是挥挥手,并未张口。 其实,吴康喜欢别人叫他 康哥 ,当别人称呼他为 康哥 时,他会微笑,也会变得健谈起来。 吴康有一副两岁儿童的外貌,思路清晰,但表达却不容易,每说一句话,常常会思考几秒。 他父亲吴先生说: 他的病虽然不影响智力,但由于他几乎没怎么上学,心智不够成熟。
吴康不忌讳别人谈论他的身高,他说,希望可以在广州 长高 ,并在这里找到一份工作,因为 父母很累,我想帮助他们 。 困在两岁孩童的身体里 1988年,吴康出生,身体虚弱,稍微吹点风就会生病。其父亲吴先生说,两岁后就发现他身高不再长了,医生看过之后很悲观,建议他们 重新要个孩子 。吴先生和爱人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于1993年再产下一子,但对于大儿子吴康,两人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养育这个 长不大 的孩子。 这一养,就是27年。
养一个两岁的孩子养了快30年,你知道是什么感受么? 父亲说。 长期以来,由于吴康的身高问题,他只能被留在家中。 吴先生说: 早上6点半起来给他做早餐,然后我们出门上班,他要一个人在家待6小时左右。
独自吃饭穿衣对吴康来说不是难事,但如何一个人度过这6个小时? 吴康起来后,会坐上特意为他加高的电脑椅,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大多为一些单机小游戏。吴先生说: 络游戏他打不来,他不太识字,打不了字,我也没法教他。
吴先生说,相比电脑,电视则是吴康更喜欢的娱乐方式。如今吴康学会了使用手机,发微信语音,通过手写打字,但因为他识字并不多,大多数关心他的人的信息往往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回复。 长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5年前,父亲吴先生所在的工厂倒闭,吴先生得到一笔买断工龄的赔偿。 他用这笔钱带着吴康走南闯北,打算为他治病。 根据武汉等大城市大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吴先生才知道,吴康脑中的脑垂体几乎没有,因此无法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其无法长高。 随后,一家人奔赴北京、上海、南京多地为吴康求医,但始终无法解决。 2011年,医院曾经为吴康注射过三个月的生长激素,那段时间里,吴康长高了4厘米。但是,这种长高的希望很快被现实击碎,半年的治疗费近20万元,这让父母无力承担。 近日,吴康和其父亲母亲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广州白云山医院在湖北的义诊。他们随后决定来广州。 尽管吴先生知道在这里让儿子长高,机会微乎其微,但他愿意先来广州治疗自己的腰椎疾病并治疗吴康的癫痫症。 癫痫症是吴康由于脑部发育不完整,在得侏儒症的同时,引起的并发症状。 据其主治医生何平主任介绍,吴康的脑垂体几乎没有,身体不生产生长激素,他恐怕很难再长高。但对他的癫痫症,医院却有很大的信心,目前,已经开会讨论过这个特殊的案例。 虽然不少医院的医生向吴先生表示,吴康得的是侏儒症,而且到了吴康这个年纪,再继续增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吴先生始终认为,儿子 不是侏儒症,全国只有一例 。 连楼梯都下不了,怎么工作? 对于今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吴康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此前,他曾经参加过多次电视访谈类节目,2014年,他还登上某卫视,在舞台上演唱歌曲。 登台演出曾经让吴康慢慢找到自信,他登台、倾诉、唱歌。很快,几年内他在上拥有不少粉丝,在络上不少友将吴康称为 中国最矮的人 ,有人甚至称其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拥有知名度的同时,病情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友不间断问候: 吴康长高了么?
这个倔强的男子,希望能自己工作,他说: 我要挣钱,帮助父母。
吴先生却觉得这不太现实, 他连楼梯都不能自己下,怎么能自己出去工作?
此前,有媒体报道吴康来到广州求医,不少热心友帮助吴康介绍工作。但是,在热心人士看来,要想让吴康走出去工作,哪怕是在家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他的教育问题。 吴先生表示,虽然吴康的智力并未因为病情受到影响,但由于他长期脱离社会,并且缺乏正常的教育,他的心智仍然停留在14岁的阶段。 妈妈联盟蜜盟的热心人士张小姐说: 他在广州住院期间,我们会安排老师和心理医生过来,对他进行知识辅导和心理治疗。 在张小姐看来,教会吴康读书写字、正常和人交流,或许才是让他 长大成人 、甚至 找一份工作 的最好办法。 采写:南都 徐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