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通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国丨抗战时期的空军运输队与蒋介石专机机 [复制链接]

1#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作者简介郭永凡,年11月7日出生于成都天回镇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早年丧父,中途辍学,18岁参加川*抗日,后考入欧亚航空公司电台任报务员。二战爆发后公司停飞,转入国民*空运大队任随机报务员,年自动脱离,年回到中央航空公司(即原欧亚航空公司)。49年后任武汉民航局报务员,工会副主席,年在天津民航航校学调度,后到广州民航局任调度员。年离开民航调湖北省汽车配件公司,其间编写过《解放CA系列汽车问》等技术资料十余种余万字。年退休安享晚年。爱好书画,作品曾参加过业余书画展。年10月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原题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专机机长衣复恩抗战时期空运大队的一段经历

作者:郭永凡

珍贵视频:二战期间中国空*飞行员在美国受训

年到年底,我曾在空运大队任随机报务员,其中43年到44年曾是衣复恩机组成员,和衣交往较为密切。衣复恩的空运大队虽然没有陈纳德的空运大队那样声威远扬,但却是当时国民*空*唯一的一支空运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之所以参加空*,纯属偶然。我本来是欧亚航空公司桂林电台的报务员,0年底调到昆明总公司。1年初,由于二战爆发,中德绝交,欧亚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在远东的分支机构,这时德方撤走了资金和人员,停在香港启德机场的飞机也被炸毁,公司业务陷于停顿,大量裁减人员,我也被宣布“停薪留职”。当时正巧空*准备组建运输机大队,需要熟悉航空业务的随机报务员,欧亚出来的人正合他们的需要。空*的基地在成都,我也可以藉此回到阔别五年的故乡,便于年初回到成都,进入空*,参与了空运大队从创建到壮大的整个过程。直到年初,这时欧亚公司已经改为中央航空公司,我以“停薪留职”的身份,顺理成章地回到央航重庆电台,仍然做我的地面报务员工作。我在空*四年之中总共飞行了两千多小时。当时主要的飞行任务是为前方运送武器弹药、物资给养、钞票……有时也运送*内外要人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没有固定的航线、固定的机场,所去的地方大半是距前线很近的城镇,最近的离前线只有几十公里,有时还要穿越敌占区。为了避免敌机袭击,只能采取夜航。在那个年代,地面导航台稀少、原始,不能形成网点;气象预报网站不足、航行资料不全……有很多困难是今天的飞行人员所无法想象的。这两千多小时的飞行经历,虽谈不上出生入死、惊心动魄,确也是历尽艰辛。空运队的前身是航训班,全称“空*轰炸总队航行训练班”,地点在成都北门外凤凰山机场。年初,空*只有几架小型Beachcraft运输机,其中单发动机的叫小比机,双发动机的叫大比机。当时就用它进行运输和训练。由于机型老旧,训练中曾经出过事故。有一次一架大比机着陆时起落架折断,机翼毁损,机上多人受伤,报务员郑启涛腹部受到发报机桌沿挤压造成脾脏破裂,住院后因体内大出血不治身亡,葬于成都天回镇磨盘山空*公墓。郑是我的好战友,空*通信学校的优秀学员、少年英俊、性情开朗。出事医院去看望他,神智还清醒,他还以为不久便可出院,谁知竟成为空运队开创后第一个牺牲者。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和大家一起去墓地和这位年轻朋友道别。年夏季,先后从美国购进几架C47,第一架就是“昆侖号”。当时空*的飞行教练都是轰炸机和驱逐机的飞行员,那几个飞大比机和小比机的教练对这种新型的运输机也是外行,便从欧亚航空公司聘请了一个飞行组到空*担任教练。机长林大纲、副驾驶盘明、机械员房荫枢、报务员盛棣华。后来盘明和盛棣华先后回到欧亚,报务员由萨本道接替,没有再派副驾驶(因为训练任务繁重,副驾驶座让给空*的学员,不需民航另派副驾驶)。通过航训班的训练,诞生了空*第一批C47飞行员,为后来空运队的成立打下了基础。其中有李福遇、刘大年、杨道古、张光明、张凤瑞、赵保德、邱光石、王赐九……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空运队的骨干。当时林大纲实际上是航训班的全权负责人,负责整个航训班的训练安排。后来空运队成立时的第一任正副队长王汉勋和唐元良,那时都是林大纲的副手,第一任正副通信长吴之骅和徐琏璋也是盛棣华带出来的徒弟。可见空运队的创建,民航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林大纲驾驶的“昆侖号”飞机除了执行训练任务外,也是蒋介石的第一架座机。“昆侖号”实际上是货机,只在靠两旁窗户有两条可以收放的长条铝板作临时座位,没有靠背,只能靠窗对面坐,装货时就将它收起来。到了接送蒋介石的时候,就在中间捆上一把藤椅给他坐,这种作法一直沿用到有了“美龄号”之前。陆铿文中和《看天下》都提到此事。一般人只知道衣复恩是蒋介石座机驾驶员,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蒋的第一个座机驾驶员是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林大纲。林大纲是欧亚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他技术精湛,对人热忱,经他带飞出来的飞行员个个都是技术过得硬的高手。不幸的是他回到欧亚不久,即在一次驼峰飞行中失事殉职,牺牲时还不到30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和他一起遇难的还有副驾驶房荫枢和报务员萨本道。他们的英名已经镌刻在南京紫金山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青山绿水,永垂不朽。从空运队的创建可以看出,空*和民航历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年代,63年以后民航还一度正式划归空*建制。比如武汉航空站就曾使用过两枚公章:对外是“民用航空局武汉航空站”,对内则为“中国人民解放*4×××部队”。那时机组人员都穿*服(包括空姐),正副驾驶还授*衔。地勤人员完全实行*事化管理,每天早晚点名,早上还上早操,围着机场跑步。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每年各地招来的新兵都要分配一部分给民航,主要是搞地勤工作,机修、油料、场务等,这些参加民航工作的新兵仍然算作参*。当然,这种管理方式并不适合现代化民航企业的要求,最后还是取消了,并在70年代正式和空*脱钩。年下半年,由于凤凰山机场太小,停机位不够,基地迁至新津五津镇机场,并正式成立空运队。队长王汉勋,副队长唐元良,通信长吴之骅,副通信长徐琏璋。林大纲和他的机组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回到欧亚。空运队成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开辟东南航线。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日*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东南半壁仍在我手。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包括湘东、粤东、皖南、浙南以及除九江南昌以外的江西全省和除福州厦门以外的福建全部。由于敌*控制了粤汉铁路线和长江中下游,这片土地和西南大后方的联系被隔断,成为孤岛。急需开辟一条从芷江到赣州的直达航线,以维持东南地区和大后方的联系。这条航线要穿越敌占区,王汉勋开始打算要上面派驱逐机护航,但觉得代价太大,从长远看不划算,而且有风险,最后决定夜航,从长沙株州之间穿过铁路线,尽量避开大城市。C47在当时算是较先进的机型,机上配有远距离通讯设备Laisonset,包括性能卓越的BCE远程发射机和BC型灵敏度极高抗干扰的全频道收讯机;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导航仪Bendix无线电罗盘(Radi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