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正尝试用氢能找到发展“新出路”。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主要围绕推进氢能产业多元发展、开展氢能关键技术攻关等6项重点任务,将从用电成本、氢气储运设备制造、加氢站建设与运营等8个方面出台相关支持*策。目前内蒙古已开始大力度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在内蒙古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已推出了相关项目,力图在氢能产业方面有所建树。内蒙古发展氢能源产业既有良好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又能够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实现互补发展,而且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一)内蒙古能源化工产业是氢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础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及利用等环节,其中制氢是最基础环节。目前,制取氢气的技术路径非常多,如煤气化制氢、化工副产品制氢、电解水制氢及光解水制氢等,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成本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相比较而言,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氢目前技术成熟、成本最低,但由于制氢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过高,违背了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本质。电解水制氢虽然整个过程不产生碳排放和其它污染物,但成本太高而经济性欠佳。光解水直接制氢虽然技术工艺简单(太阳照在加了二氧化钛的水里就可以产生氢气),但现行只有6%的制氢效率因达不到10%的工业化要求而无法大规模应用。因此,目前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制取氢气主要采用化工过程副产品制氢技术,如煤化工、电解盐制碱、合成氨、石油炼化等过程均大量副产氢气,技术成熟、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目前我国每年约生产多万吨氢气,其中96%来自化工副产品制氢。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现代化工基地,具有发展制氢产业良好的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以蒙西“小三角”地区为例,乌海及周边地区已建成煤焦化产能万吨,每百万吨焦化副产约4亿立方米焦炉煤气,成分中氢气含量约占55%。按焦炉利用率70%计算,可年产焦炉煤气81.2亿立方米。即使一半企业自用,还剩余40.6亿立方米焦炉煤气,折算氢气含量约为22.3亿立方米。电石是生产PVC等氯碱化工过程中必要的生产环节,乌海及周边现有电石产能万吨,每1万吨电石产能可产电石炉尾气约立方米,每年电石炉尾气总量约为36万立方米,按氢气含量约5%测算,折算氢气含量约为1.8万立方米。目前当地焦炉煤气和电石炉尾气大部分作为燃料直接烧掉,或少部分用于制天然气、制甲醇等,尚没有更经济的利用途径。而利用焦炉煤气和电石炉尾气富含氢气的特点发展制氢产业,是推动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二)氢能产业可以与内蒙古风光新能源产业互补发展内蒙古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年内蒙古风电装机万千瓦,发电量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15.6%和17.3%;太阳能发电装机万千瓦,发电量84.9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5.4%和4.8%。但是,由于外送通道不足和就地消纳能力有限,市场约束造成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既制约着已建成项目的效益发挥,又制约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未来潜力。提高风能、太阳能发电就地消纳能力是内蒙古建设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必须突破的重大短板。氢能产业与太阳能、风能发电产业存在着天然互补性。首先,氢具有GW级的储能容量和较长的放电时间,一直被视作太阳能、风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桥梁。由于氢气与电力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先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解水来制氢,而产生的氢气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化学能再来发电,在这一过程中氢气成为一种储能介质和电一样的能源载体。其次,风能、太阳能的间歇性导致弃风、弃光等现象,如果把弃掉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起来电解水制氢,不仅可解决弃电问题,还能反过来利用氢气再发电增强电网的协调性和可靠性,而且整个过程清洁环保,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可以说,只要制氢的能量来源是可再生能源,那么整个氢能的生产和应用过程就都是清洁环保可持续的。因此,内蒙古发展氢能源产业,将成为能源化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互补共生的结合点,既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又可以整体上推动内蒙古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三)内蒙古氢能源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交通领域目前是全球氢能技术应用的“领头羊”,因为氢燃料电池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无污染、无噪声、无传动部件的优势。与电动汽车相比,又具有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起动速度快的优势。目前我国氢燃料汽车主要分布在商用车和特种车辆领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还处于示范运行阶段,因而近期内矿山运输车、公交车、环卫车、绿化车、物流车、叉车等将成为氢能源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内蒙古作为矿产资源大区和采矿业集聚地区,矿产开发及运输将对氢燃料汽车形成巨大需求。据初步估算,仅乌海及周边地区使用的大型重卡、矿车就超过5万辆,加上公交、物流、环卫等车辆,如果未来补贴*策到位且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使用群体将会非常庞大,从而为氢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除了交通领域的应用外,氢能源还可广泛应用于大中规模的储能和发电行业,还可作为工业能源、化工原料等,对内蒙古发展储能产业和加氢类(如煤制油、焦油加氢)化工产业形成良好的共生互促机制,从而完善内蒙古的资源型产业体系和链条。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辆以上,建成加氢站(包括合建站)60座;培育或引进3-5家拥有龙头企业,氢气制备能力达到4亿立方米/年,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辆,建成加氢站(包括合建站)90座。启动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的试点应用。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3-6项,大规模储氢示范项目1-2项。培育或引进10-15家龙头企业,氢能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亿元。年3月,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年重点经济合作项目(第一批)》,个项目上榜,投资总额亿元,涉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其中有三个项目涉及风电制氢、液化加氢站建设,投资额达25.46亿元。另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将在内蒙古投资亿元开展MW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已于3月13日正式签约落户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计划年开工建设,年建成投用。其中MW光伏投资亿元,绿色能源岛投资30亿元。项目主要利用煤矿塌陷区闲置土地、工业建筑屋顶及其它*策允许的区域建设MW分布式光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为工业园区内企业或周边居民提供日常用电。再利用风光电价优势,规划建设2万m3/h水制氢及制氧,20万m3/h制氮的绿色能源岛,通过管网或运输车辆,为宁东煤化工园区、国际化工园区、环保产业园大型企业供应氮气,氢气,压缩空气。同时,利用氢气资源研究氢燃料重卡汽车代替传统燃料汽车项目,降低园区内企业煤炭、灰渣、物流运输成本。此前,“国字号”企业国家电投、氯碱行业龙头企业鸿达兴业也相继在内蒙布局氢能产业。精彩回顾世界首架氢动力客运飞机完成试飞
韩国现代与英国英力士合作开发氢动力汽车
韩国现代汽车宣布在华建立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工厂
天然气掺氢技术仍需爬坡过坎
丰田将于明年推出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原型
中国誓要发展绿色能源引发电池技术竞赛
北京“能源谷”初步形成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
燃料电池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微软成功测试氢燃料电池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
全面禁售燃油车!“终结”时间表又提前了五年!英国这一决定,引爆百年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到底有多火?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新机遇英国或于年禁售燃油车及混动汽车氢能VS电能,新能源背后的国运之战:中国不能输,日本不能退日本全面角逐新能源汽车时代向电动化转型采埃孚公布上半年财报马斯克的阴谋与阳谋、欧洲与中国共享新能源汽车红利特斯拉起诉阿拉米达郡要求加州工厂复工
长江能源是能源行业领先的咨询服务机构,有着丰富的调查研究和投资经验,欢迎交流,共享最新资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