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海物流行业喜事连连:先是以南海为主要载体的“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入选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再是中国物流学会年会时隔18年后再回南海举行“成人礼”,两大喜事为南海物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1月28日,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南海召开。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家华表示,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参与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接下来佛山将聚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物流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的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朝着建设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双物流枢纽的目标奋斗。
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南海把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探路双循环的重要抓手。被区长顾耀辉称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的南海,将如何通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补长现代服务业短板,从而跑步迈向枢纽经济时代?
建设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
提高运输速度和生产效率
根据《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南三产业合作区官窑物流枢纽区工作方案》,佛山枢纽以南三产业合作区官窑物流枢纽区为主,南鲲物流枢纽区为辅。其中,官窑物流枢纽区位于南三合作区腹地,是佛山一环创新圈“1+5+N”创新体系的重点建设项目。
年12月,南三产业合作区启动暨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工程正式动工
目前,官窑物流枢纽区以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为启动工程,布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多层次网络型交通枢纽,已获批粤港澳大湾区“7+5”多层节点网络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区域涵盖国际陆港、海关口岸查验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六大功能区。
其中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已于去年启动建设,瞄准的是周边庞大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汽车产业是协作型的产业,一辆整车需要的零部件有数千个,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需求巨大。”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以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汽车年产能达60万辆,零部件及成品运输主要依托公路物流及丹灶铁路货场,运量大,运距长,运输成本高。
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汽车年产能达60万辆,零部件及成品运输运量大,运距长,运输成本高。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高其运输速度和生产效率。(资料图片)
为更好地联动周边区域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以龙头聚产业,打通汽车产业链筋骨,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位于一环北线北侧、官华路西侧,跨南海、三水两区,项目占地.4亩,工程铺轨总长10.04公里,投资概算总金额6.89亿元。
“它将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减少货物中转,提高运输速度和生产效率,促进佛山汽配及整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也有助于完善佛山地区铁路布局,促进地区铁路货物运输持续发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汉全说。
未来,佛山枢纽将继续依托一汽大众专用线和佛山发达的制造业基础,通过构建“1个平台+3大功能分区”的服务体系,规划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海关口岸查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信息交易及商业配套中心三个核心功能区,积极申请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产服务业(国际物流)功能区,提高区域内、跨区域物流活动规模化组织能力和效率,支撑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立足佛山、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智慧物流产业基地。
被誉为“千米商贸长廊”的南海区桂澜路
布局水陆空交通枢纽
打造多层次物流枢纽体系
在现代物流产业中,陆地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佛山的原材料进入、成品运出的量非常大,传统的汽车物流、仓储物流或者大货车的运力远远达不到要求,而且对本地交通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南海港口码头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南海的做法是通过打造多式联运国际陆地港,将水运、航运、铁路运输和高速公路运输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网络型交通枢纽,增大运力,降低运输成本。在这样的谋划下,南海迎来佛山国际陆港项目。
项目拟选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占地面积约亩,包括海关口岸查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信息交易及商业配套中心、国际快件中心等功能分区。佛山国际陆港项目将依托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和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制造产业物流服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引入海关与电子口岸“一站式”的便利通关,将港口的装箱、拆箱、保管、中转、海关及检验检疫功能向陆港延伸,致力打造多业态物流综合服务。该项目的实施,能促进佛山物流资源的集聚,加强物流服务功能的集成,加速生产要素流通,降低产业集聚成本,有效提升佛山物流行业的运营效率及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助推佛山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物流枢纽,促使佛山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期为三年,计划由第四年开始运营。顾耀辉表示,现代物流产业是南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一环。南海区与福建陆地港集团、中谦建设开发集团联手,引入海关口岸查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和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发展多业态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在岸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加快建设国际生产服务物流功能区,将逐步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多层次网络型交通枢纽,建设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的佛山市跨境电商的聚集平台和国际陆地港,满足制造业发展对现代物流发展需求,服务佛山制造业对接全球市场,打造与现代产业相匹配的物流枢纽服务网络,更有力促进佛山市南海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强化辐射能力。
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建设现代智慧物流枢纽城
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畅通物流大通道成为重要发力点。今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时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佛山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我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商贸市场规模双双超过万亿,拥有数万家参与全球供应链中高端竞争的领*企业。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佛山迫切需要深度融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尽快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佛山枢纽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与建设规划》赋予佛山南海的重要战略使命和发展任务。通过佛山枢纽的建设,南海将整合区域铁路专用线、专业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广泛利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物流规模化水平。南海区*府*组成员、区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文富表示,在建设中,南海将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佛山枢纽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通过搭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完善物流供应链体系,支撑制造业加快升级。
通过佛山枢纽的建设,南海还将进一步提升枢纽物流组织平台、金融平台、创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面向国际的服务能力,构建起联动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供应链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区的业务联动,推动区域与全球重要物流枢纽、能源与原材料产地、制造业基地、贸易中心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南海的规划,展望通过3~5年基本建立支撑“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国际国内物流体系基本实现联动协同,生产制造和国际物流实现深度融合,国际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为粤港澳地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供有力支撑。
智纲智库高级策划师郑志新认为,国家物流枢纽佛山枢纽的建设,为南海物流从“+物流”向“物流+”迈进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不仅将引领物流产业本身的跃升,还将重塑南海的产业体系和区域价值,引领南海跑步迈向枢纽经济时代。
他山之石
福建晋江:多层次物流
“转起来”助力制造业“走出去”
从“小、散、弱”的货运起步到如今依托港口、高速、机场、铁路等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福建晋江已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发展的物流业态——海陆空铁邮一站式“配齐”。
与广东南海一样,晋江物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本土发达的制造业,离不开晋江的区位优势及交通基础建设。晋江物流的发展,从传统物流的一部电话一张桌子起步。进入21世纪,晋江运动品牌及服装等行业高速发展,迎来了*金10年,这也为晋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这10年也是晋江物流业快速发展的10年,成长起了鸿达、华丰、达发、仁泰等知名物流企业,为品牌企业提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截至目前,晋江市共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家(其中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4家),全市公路货运车辆辆,总吨位.28吨,占整个泉州市的三分之一。
强化物流项目招商,不断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晋江物流行业从供不应求走向了充分竞争。整个运输的链条细分且专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迎来了平台型智慧物流时代,把全网的服务、上下游企业以及铁路、水运、航空都连接起来,贯穿物流供应链全链条,并沉淀大数据。在新物流平台崛起的同时,晋江本土传统物流企业也在通过互联网应用、新技术投入、跨界合作等形式尝试转型升级,“龙易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龙易配”是泉州市闽运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福建龙易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年推出的一个智慧物流平台,旨在帮助长途司机、物流公司、货主三方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解决三方信息不对称的痛点。据悉,该平台现有注册司机用户近10万个,年1~4月,闽运兴“龙易配”智慧物流平台交易额达.26万元,成交单。
新的电商仓配物流企业崛起的同时,传统物流企业也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这一领域。“结合电商物流发展需求,我们适时进行业务形态转型与对接,创建了电商仓储,为大*蜂鞋业提供全程线下服务。同时,与广州零距离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为其客户提供天猫商品承运、配送服务,顺利实现了天猫仓储13个中心仓的无缝对接。”福建达发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垂祥说。
另一组数据更能直观说明电商新风口给晋江物流带来的推动:晋江市现有26家寄递法人企业、多个快递营业网点(揽投站),有10个快递品牌的省级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晋江。
如今,晋江物流正在迈向更高发展阶段,集聚效应初显,传化公路港、晋江陆地港、菜鸟智能骨干网项目等较大的物流平台不断涌现;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投入,智慧物流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快递品牌的省级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晋江。多种服务模式及业务形态相互融合,构建起了晋江物流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完
来源:珠江时报
文: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钟泽诗通讯员张君涛劳咏仪陈红
部分图片综合自南海发布
编辑:丁美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