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通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乙方rdquo京东物流 [复制链接]

1#

作者

NFC创意部

贫困村阿布洛哈,迎来了村子里的网购第一单。

村民从京东小哥手中接过自己的快递。这份8月寄来的快递,意味着四川凉山的这座“孤岛”破天荒地加入了网购世界。

近二十年来,网购行为普及,每时每刻都有快递送到消费者手里,快递和包邮似乎变得“理所当然”,人们忽视了地域之差,忽视了社会中“隐秘的角落”。

各家快递的物流网铺设主攻主要城市,偏远贫困地区的物流系统仍然落后。但总有人会注意并试图做出变革——京东物流暗自筹谋着怎么把快递送到更偏远的地方。

穿山越岭送到贫困地区,这怎么看都不像一件讨巧的事,甚至能否完成都得打个问号。

因此,相比起行业内多家物流企业,京东物流这些年来路子走得有些“艰难”。

01被逼出来的京东物流系

众所周知,中国物流行业有三大生态系统:京东物流、顺丰和“三通一达”。

前两者是高效运输界的翘楚,但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服务内核。京东物流拥有独家的仓配一体供应链基础,并据此延伸出庞大的枝叶,顺丰则聚焦搭建转运网络。

“限时达”“春节也送货”“京东快递小哥”……京东物流已经拥有众多且为人熟知的品牌符号。这样来看,主打消费体验这样的品牌形象算是立住了。

如今特色鲜明的京东物流的“金字招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在整个京东转型线上之初,走过不少弯路。

早期完全没有物流配送经验,只能依靠人肉记忆来管理货物,有一段时间还曾将大量业务外包。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京东就接到了无数投诉。

思虑再三,刘强东做出决定:京东要自建物流体系。

从一无所有开始自建物流,注定了这是场长期战役,简单的自建物流四字背后其实是要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求。

年,电商大爆发,竞争对手争相入局。

京东有意识逐步扩大销售品类,京东物流“限时达”同步提出。这些举措确实给京东物流增色不少,但订单爆发又要求强大的履约能力,要想“限时达”顺利进行,订单、仓储、运输、派件等环节更要一气呵成。

彼时,刚刚进入京东的王振辉(现任京东物流CEO)立马就面临了第一次大考。他曾回忆道:“限时达在刚开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始很难对准时间,而且没有参考,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做起来。”

京东非常清楚,所有正确的改变都具备一个前提,即客户的极致体验始终是商业的唯一命脉。

很大程度上,最初筹建仓配一体化系统的决策帮了大忙,它几乎奠定了“限时达”成功的根基。十年已过,京东依旧主打时效,在技术进步和充足人力的助攻下,“限时达”已然成为京东物流的一项王牌服务。

从网上的口碑来看,京东快递的服务几乎把自己“逼”到近乎苛刻的程度,“一直送到家门口”、“有投诉必有回应”,甚至“有些点我不是那么在意,但快递小哥会替你想到。”

02蛰伏多年,走出“京东”

京东物流颇有些潜心苦读的励志学子风格。

尤其早期,用了好大一番功夫关起门来做品质,但这个闭环物流体系需要人员、仓储设备、技术的持续高投入,一旦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组织而非支持部门,自身造血能力远远不足。

、年,京东物流品牌独立并正式对社会全面开放,成为一个独立的子集团。此时,分布各地的“亚洲一号”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相继投入使用,京东物流体系步入成熟期,与用户之间逐渐建立起高浓度的信任感,无论从品牌,还是运营系统来看,均已成熟。

京东物流透露出的野心在于,如果只跟着商城走,今时今日的京东物流系统未免有些大材小用。走出京东,给第三方共享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利用规模效应带来的将是双赢的局面。因此,出圈势在必行。

但对于开放后的定位,京东物流似乎延续了一贯以来的核心策略,即做用户体验,用王振辉的话来讲则是,“在物流上,我们永远是乙方”。他希望京东物流与加入的各类伙伴都能形成“共生合作关系”。

目前来看,明显感觉到变化的其实是平台上的零售商家,京东物流以往只服务京东自营,如今向更多平台商家和社会机构开放。

小米、无印良品、网易严选等品牌都是尝鲜者。只要消费者有购物需求,不管下单有多晚,京东物流都能帮它及时处理。

疫情期间,美的的武汉仓关闭,京东物流临时加急从临近的长沙仓、郑州仓调货,及时派送订单。整个流程主要得益于京东物流自营模式带来的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稳定性。

当然,客户选择和京东物流牵手,不止看重它的仓配一体的供应链优势,还有京东物流正面的品牌效应。

内部数据显示,有商家使用京东物流后,其业务量达到了原先的%。消费者认可京东物流品牌的服务,自然而然的将这种好感顺延到了使用它的商家身上。

对于C端用户来说,京东物流开放后,最直接的感受可能是寄快递又多了一个选择。

用户陈*最近才知道京东快递,8月14号晚上七八点,他花了18块临时从上海叫了第一单,没想到第二天傍晚朋友就收到了一箱衣物和被完好无损包装着的莱卡相机。对他而言:“不用下APP直接能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