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为戒安岳一网友被网络诈骗万 http://www.anyuezx.com/ayxgr/7221.html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职场上不存在非黑即白,职场如何避免黑白思维的三条建议》,我提出,职场上不存在非黑即白,黑白思维,不应该是我们职场人士应该有的思维方式。
五一假期,与一位老同事交流,聊一些一起共事的日子。其中,说到了一件事,似乎也是黑白思维的典型例子。
那时,有一段时间,物流环节,我们的产品被压坏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和物流供应商沟通和制定相关规则外,我们内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为了增加产品压坏的难度和增强产品的自我保护,我们调整了装箱方式,在装箱时将产品从立放改为平放。
但生产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以采用立放方式装箱,改平放后,从生产操作人员、班组长直接车间主管主任,都很不习惯。于是,生产厂长问,改平放后能不能完全杜绝压坏?他言下之意是,立放有压坏,如果改平放后也不能杜绝压坏,那就没有必要改为平放。
立放改为平放,当然不能完全杜绝压坏!产品压坏的因素、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没有哪个方法或方案能够杜绝压坏。但我们装箱从立放改为平放,经过了品控及相关部门的验证,对产品的保护更好一些,对抗物流运输过程的冲击更强一些,相对可以减少压坏的概率。
从有压坏到杜绝压坏,中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我们有相当多的工作可以去做。
但显然,生产厂长陷入了黑白思维的误区。
对于黑白思维,本文不再赘述,本文聊一聊管理上的错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管理上的错误。
相信,有一部分管理者如上文我们的生产厂长一样,认为管理就是杜绝错误。其实,这是管理的一个误区。
我的观点是:管理追求的不是杜绝错误,而是避免和减少错误。管理要做的是想办法减少出错风险,降低出错概率,再采取补救等相关措施,减缓或减轻出错后果,最后分析错误原因从而避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一、日常工作及管理中,总会出现一些错误。
首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场上,工作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没有错误,反而要引起警惕。所以,出现错误,是常态。而解决错误,本身就是管理的主要任务及管理存在的主要理由之一。
其次,职场上,不管是现场操作还是日常管理,大多数都是日复一日进行着重复的事务。人不是机器,当长时间重复某件事时,难免会出错。并且,就算是机器,也有故障的时候。
第三,现今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乌卡(VUCA)时代,问题是不确定的,人员也是不确定的。处于这种不确定的环境,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二、做管理,不是去杜绝错误,更不要以杜绝错误为己任。
既然错误总是会出现,错误不可避免,那么,做管理,就不要想着去杜绝错误,管理者,更不要以杜绝错误为己任。
1、杜绝错误,追求完美,代表着高昂的成本。做管理,是要为企业最终目的服务的,企业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创造利润,就是赚钱。
2、杜绝错误,很容易让管理者不敢犯错,让管理迷失方向。职场上,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家都不犯错,但就是不解决问题,就是没有业绩。这种现场的根源就是因为有杜绝错误的思维,造成大家都不敢犯错。不敢犯错,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无法解决问题。
3、杜绝错误,要求管理者有超强的水平和能力。一来,我们没有这么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我们也请不起这么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二来,就算有这样水平的人,为了杜绝错误,也会让这些人疲于应付,疲于奔命,从而无法发挥其才能,实现其价值。
、
三、管理要做的是减少出错风险,降低出错概率。
管理不要去杜绝错误,但不是说我们可以无视错误,不是说我们可以对错误不作为。这样的话,就陷入黑白思维的误区了。
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减少出错风险,降低出错概率。我们要做的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错误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那么,如何去减少风险降低概率呢?我提出如下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不要相信员工的主动或员工的经验,尽可能以完善的工具或有效的方法来代替人计算或代替人的动作,如上文讲的改立放为平放减少产品压坏。
2、事前规则制定时多方位思考可能产生的错误,从而制订相应的规则、流程以求避免错误,如犯错风险高的制定处罚红线。
3、让工作变简单,任何事,需要考虑人的特性。如果一项工作一定要万分谨慎才能不出错,那么,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这项工作,让工作变简单。
4、制定能发现或检测疏忽的办法或流程,如做一遍,检查一遍,两遍都当作是唯一的一遍来做。
5、制定错误补救办法或预案,减缓或减轻出错后果。
6、最后,关键的一点,我们需要整理每一个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深层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改正错误,避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本文总结。
职场上不应该有黑白思维,管理不是杜绝错误。
职场上,工作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做管理,不是去杜绝错误。杜绝错误,代表着高昂的成本,很容易让管理者不敢犯错,让管理迷失方向。
如何减少出错风险,降低出错概率,我提出了六条建议,我特别提到一点,如果一项工作一定要万分谨慎才能不出错,那么,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管理不是杜绝错误,希望对你有一点启发。
相关好文如下,点击即可阅读
李善友: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人人都是认知吝啬*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一篇可能颠覆你认知的好文:幸存者偏见
延伸阅读:人类终极问题:我是谁?
延伸阅读:马斯克为什么这么厉害?底层有一套强大的思维方式!
延伸阅读:让文科生流泪,让理科生沉默的综合题详解
延伸阅读:谁是你朋友圈最聪明的大脑?
延伸阅读:大脑七步法
延伸阅读:时光的算法
延伸阅读:像先知一样思考,如拳手般战斗
延伸阅读:每个价格区间,都有一个你渴望的商品,和一家伟大的企业
延伸阅读:被放弃的“概率权”
延伸阅读:人性是个概率问题:一个经典博弈案例解析
延伸阅读: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已知条件
延伸阅读: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人人都是认知吝啬*
延伸阅读:你真的是聪明人吗?
延伸阅读:像混球那样思考和行动
延伸阅读:如何在2小时用1块钱赚到块?斯坦福是这么教的
延伸阅读:我的原则:花钱能搞定的事,就别浪费其他资源
延伸阅读:人性很复杂,诺奖得主告诉你经济学中的反常现象
延伸阅读:你的省钱思维,或许正在毁掉你…
延伸阅读:明知会输钱,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去*场?
延伸阅读:史上最著名的银行劫匪是如何设置止损的?
延伸阅读:罗素:如何避免愚蠢?
延伸阅读:*局(深度好文,控制欲望!)
延伸阅读:从凡事质疑到再愿相信,背后是见识和格局延伸阅读:春节同学聚会,亿万富翁与普通人的差距,全在这2件事延伸阅读:两群羊的选择,此生必读!延伸阅读:与其死磕解决方案,不如先学学如何界定问题延伸阅读:为生而死(强力推荐)
延伸阅读: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